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植物检疫

创办日期:1979

主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

              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刊期:双月

电话:010-65588640

Email:

plantquarantine@sina.com

国内统一刊号(CN):CN 11-1990/S

国际标准刊号(ISSN):ISSN 1005-2755

下载中心

2025年02期
研究报告

4种实蝇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

郭静凤;傅钰婷;罗瑶;沈浩;赵宇;韩阳春;金振宇;

具条实蝇(Bactrocera scutellata)、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和三点棍腹实蝇(Dacus trimacula)均为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目前,对于实蝇触角的超微结构已有初步报道,但这几种实蝇触角上的感受器尚未得到全面研究。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对具条实蝇、南瓜实蝇、桔小实蝇和三点棍腹实蝇触角的机械与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开展研究,共观察到4种化学感受器类型,分别为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腔形感受器,以及2种机械感受器,即刺形和微毛形感受器。此外,通过对比不同种实蝇触角与感受器形态,发现三点棍腹实蝇触角柄节与梗节明显长于具条实蝇、南瓜实蝇和桔小实蝇,并在鞭节具有其他实蝇所不具备的腔形感受器。

2025 年 02 期 v.39 ; 南京海关科研项目(2023KJ03)
[下载次数: 8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桔小实蝇的驱避行为和毒力测定

杨洁;徐建欣;詹儒林;王丽娟;刘敬波;郭俊旺;刘天民;侯泓旭;尹伊秀娟;

为了研究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桔小实蝇的毒力和驱避行为,采用室内毒力测定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的杀虫活性,利用行为趋向反应实验测试了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桔小实蝇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丁香酚>1,8-桉油醇>绿花白千层醇>α-松油烯>罗勒烯>石竹烯。1,8-桉油醇、绿花白千层醇、罗勒烯、α-松油烯对桔小实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丁香酚、石竹烯对桔小实蝇具有引诱作用。综上,1,8-桉油醇、绿花白千层醇对桔小实蝇驱避效果显著且毒力较强,有望成为植物源农药候选材料。

2025 年 02 期 v.39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21QN0941); 三亚市科技创新专项(2022KJCX20)
[下载次数: 12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YOLOv5的实蝇粘虫板检测方法

陈锦宏;秦睿嫔;刘小侠;张松斗;李贞;

实蝇已知种类约有4 500余种,其中250余种具有经济意义,其幼虫取食果实,可导致果实腐烂或落果,发生严重时经济损失可达100%。粘虫板是田间实蝇发生情况调查、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的人工识别计数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迁移学习的思路,使用YOLOv5算法训练了针对粘虫板上橘小实蝇、南亚实蝇和瓜实蝇的实蝇目标检测系统,对有3种实蝇的粘虫板检测的整体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86.9%和77.5%,其中橘小实蝇为84.9%和82.5%,南亚实蝇为82.2%和81.8%,瓜实蝇为93.5%和70.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眼快速识别粘虫板上的实蝇种类和数量,为实蝇田间发生量监测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方法。

2025 年 02 期 v.3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60040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8)
[下载次数: 6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与专论

植物检疫形态学定性标准样品表现形式浅析

高渊;万晓泳;王建斌;王有福;陈云芳;

植物检疫形态学定性标准样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干制样品、浸渍样品、玻片样品和包埋样品。本文分析了各种样品表现形式的适用范围及其特点,如干制样品适合长期保存但易损坏,浸渍样品便于操作但可能影响色泽,玻片样品适合微小生物体但制作复杂,包埋样品有利于长期保存但成本较高。从长期稳定性、运输稳定性、使用实用性和保存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各样品表现形式的利弊分析。并提出不同形式可以弥补单一形式的不足。此外,信息化技术如AI和仿真技术可作为实物样品的补充,用于辅助教学和展示。

2025 年 02 期 v.3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YFC2604900); 苏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科研项目(2024STCKJ04)
[下载次数: 3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检测鉴定与监测

基于多网络深度学习图像分类模型的进境木材常见害虫鉴定识别系统研究

夏来群;翁伟钊;王新国;蔡文天;谭思明;周琳;

进境原木和木材常会携带大量林木害虫,为提升进境木材常见害虫快速鉴别能力以及海关初筛实验室对进境木材中害虫的智能精准识别、快速处理能力,本研究采用多网络深度学习图像分类训练方法,综合利用卷积网络(CNN)、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网络、生成对抗网络(GAN)、特征复制器对抗训练网络,选取进境木材中截获的7种常见害虫,拍摄1 200多张图像进行训练实验,构建了昆虫鉴定模型。实验研究表明,本模型对7种害虫的鉴定识别准确率达到99.17%,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一套以人工智能模型为“大脑”的进境木材常见害虫智能鉴定识别系统。

2025 年 02 期 v.39 ; 广东省口岸安全智能化检测重点实验室资助(2023B1212010011)
[下载次数: 13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7种周期蝉的检疫鉴定

汪莹;郑铭森;刘静远;向才玉;王书平;余道坚;任荔荔;孙双艳;

2024年以来,美国发生重大的周期蝉暴发事件,数量可能达到一万亿只,17年蝉每17年集体出土一次,13年蝉每13年集体出土一次,17年蝉和13年蝉通常不在同一年暴发,221年以来首次发生17年蝉和13年蝉同时暴发。此次大暴发对环境、生态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周期蝉在我国无分布,存在入侵风险,需要加强口岸检疫,本文对7种周期蝉的检疫鉴定和生物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防范外来物种周期蝉入侵我国提供参考。

2025 年 02 期 v.39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KCXFZ20230731093259009);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C2602405)
[下载次数: 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进境大豆中大豆疫霉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初步研究

钱茱希;刘晓宇;许剑涛;杨静;李彬;吴翠萍;李井干;

对于土传检疫性有害生物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国内外鲜有对于进境大豆中大豆疫霉的检疫鉴定研究,尤其是通过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选取50批进境大豆样品,运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中的MGB探针法,从进境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美国、加拿大大豆中检出大豆疫霉病菌。因此,口岸应提高警惕,加强对进境大豆的检疫,防止大豆疫霉传入,以保护我国农业经济,守护好国门生物安全。

2025 年 02 期 v.3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604904); 南京海关科研项目(2025KJ20)
[下载次数: 4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AIM智能虫情性诱测报仪监测橘小实蝇试验初探

查国贤;杨平俊;彭青;郑俊华;龚伟荣;孙振军;

近年来,橘小实蝇发生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生产上亟需开展高效实时监测以指导大面积及时防治。试验采用AIM智能虫情性诱测报仪监测橘小实蝇,由监测设备自动记录数据,并对设备所诱虫量进行人工计数复核,比较监测设备自动计数诱蝇量和人工计数复核诱蝇量的差异,同时与果园周边和果园内部的常规性诱监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IM智能虫情性诱测报仪监测橘小实蝇发生趋势与果园周边和果园内部常规性诱监测发生趋势基本一致,其中9月、10月为苏州市橘小实蝇发生高峰期,也与常规性诱监测到的高峰期一致。AIM智能虫情性诱测报仪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蝇量数据一致性较高,准确率为85.1%。这表明AIM智能虫情性诱测报仪能较好地反映出橘小实蝇实际发生动态,可用于高效便捷开展橘小实蝇害虫监测工作。

2025 年 02 期 v.39 ;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3]313)
[下载次数: 4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简讯

欧盟修订(EU)2022/2389关于对进入欧盟的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物品进行身份检查和实物检查频率

马菲;朱震航;

<正>据欧盟委员会网站2025年2月23日消息,欧盟发布(EU)2025/355号实施条例,修订(EU)2022/2389中关于对进入欧盟的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物品进行身份检查和实物检查频率。欧盟专家工作组对该条例所涉及产品的进口情况、受管制情况以及有害生物截获情况等进行了一系列评估,主要修订如下:(1)由于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数量较少,对来自厄瓜多尔的石竹属(Dianthus)和石头花属(Gypsophila)切花,来自欧洲第三国的苹果属(Malus)、李属(Prunus)和梨属(Pyrus)水果,来自埃及和以色列的柑橘属(Citrus),来自土耳其的柑橘属(Citrus)和李属(Prunus),来自中国的梨属(Pyrus),来自加那利群岛的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以及来自所有第三国的旧机械,应降低身份检查和实物检查的最低频率;

2025 年 02 期 v.39 ;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2025年《植物检疫》征订单

<正>《植物检疫》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本刊简介全面反映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林业植物检疫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主要栏目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检测鉴定与监测、政策与管理、处理与防控、生物入侵与风险分析、疫情截获与调查、国际植物检疫等。读者对象植物检疫、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农业、林业、农垦、储运、园林绿化、种子繁育和经营等部门的科技、管理和教学人员,熏蒸消毒及与出入境贸易有关单位的业务人员。

2025 年 02 期 v.39 ;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处理与防控

温室条件下长芒苋和反枝苋对5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

张锦伟;王瑞;潘玉欣;李江宇;董元元;余苹中;韩平;谢晓娜;赵尔成;

近年来,恶性入侵杂草长芒苋逐渐侵入农田,存在取代反枝苋成为优势杂草的风险,探究二者对常见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对提高防控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温室条件下采用剂量-反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砜吡草唑和精异丙甲草胺2种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和草甘膦3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长芒苋和反枝苋的药效差异。结果显示砜吡草唑和精异丙甲草胺对长芒苋ED50值分别是反枝苋的0.96倍和2.33倍;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和草甘膦对长芒苋ED50值分别是反枝苋的1.75倍、0.30倍和1.04倍。表明长芒苋和反枝苋对砜吡草唑的敏感性相当,反枝苋对精异丙甲草胺的敏感性更高,二者对草甘膦的敏感性相当,对硝磺草酮的敏感性反枝苋更高,对苯唑草酮的敏感性长芒苋更高。因此,在非耕地或玉米田等生境长芒苋的防除中,苗前土壤处理建议优先选择砜吡草唑,苗后茎叶处理应优先选择苯唑草酮,但均建议不同药剂轮换使用。

2025 年 02 期 v.39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40703)
[下载次数: 6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疫情截获与调查

我国口岸截获楔天牛情况分析及全球楔天牛属昆虫概况

李洋;朱彬;郭静;杨静;郑斯竹;朱宏斌;徐梅;杨晓军;

本文对口岸2003-2024年截获的楔天牛属昆虫种类、来源、寄主和入境口岸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大致梳理了全球楔天牛属昆虫的分类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截获次数最多的是白桦楔天牛[Saperda(Eusaperda) scalaris],截获的楔天牛寄主主要有栎属(Quercus spp.)、山核桃属(Carya spp.)、李属(Prunus spp.)等近30个属的植物,截获来源于近40个国家或地区,截获次数最多的是美国,截获的口岸主要有大窑湾、上海、洋山港、嘉兴、盐田、乍浦等。全球现存楔天牛属昆虫50种,中国18种,其中有8种仅在中国有分布。该属中最常见的种类为青杨楔天牛[Saperda (Compsidia) populnea]和山杨楔天牛(Saperda carcharias),这两种天牛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危害严重,是世界性关注的重要林木害虫。北美的17个非中国种和欧亚的14个非中国种均值得我国进境口岸重点关注。

2025 年 02 期 v.3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604905); 南京海关科研项目(2023KJ21;2021KJ39)
[下载次数: 2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玉米中首次截获玉米褪绿斑驳病毒

单振菊;水克娟;闫邦奇;刘明航;徐淼锋;廖力;张卫东;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分布于秘鲁、美国、墨西哥、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阿根廷、巴西等国家,中国台湾、四川和云南曾有过报道。2024年6月拱北海关技术中心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DAS-ELISA)、RT-PCR方法、实时荧光RT-PCR和序列比对分析进行验证,首次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玉米种子中检出该病毒。这是我国首次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玉米种子中截获该病毒,可为海关一线人员执法把关提供技术支撑。

2025 年 02 期 v.39 ; 拱北海关科研项目(2023GK008;2023GK006); 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3FY100402)
[下载次数: 3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从马来西亚进境红毛丹上截获多孔洋链蚧

陈劲松;李惠萍;黄蓬英;王宇鹏;曾思海;林玲;

本文描述了多孔洋链蚧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其生态照片、显微照片和显微绘图,以及该种及其近似种的检索表。多孔洋链蚧为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研究结果可为多孔洋链蚧及其近似种的鉴定提供参考。

2025 年 02 期 v.39 ; 厦门海关科技项目(2023XK04)
[下载次数: 1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植物检疫》征稿简则

<正>《植物检疫》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反映国内外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除害处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调查与监管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国际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疫情动态等信息;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2025 年 02 期 v.39 ;
[下载次数: 1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最新动态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144,089
今日访问量:62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