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的准确鉴定是控制病害扩散蔓延的关键之一。长期以来,松材线虫的鉴定以分离线虫、鉴定线虫为主要方法。近年来,直接对木片中的松材线虫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有报道。但关于这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市售某公司直接对木片中的松材线虫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开展试验,并与传统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直接对木片中的松材线虫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耗时在30 min以内,其检测时长远远低于传统方法。直接对木片中的松材线虫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存在“核酸阳性”而传统方法却“分离不到线虫”的现象,建议对于核酸筛查阳性的,需进一步用常规线虫分离方法验证。
在大连开展松林中松材线虫调查时,从濒死马尾松中分离到一种滑刃属线虫群体,均为雌虫。该种线虫形态学主要鉴定特征为虫体细长,侧线4条,排泄孔位于神经环前或神经环对应位置,尾呈圆锥形,略腹弯,尾端有2~4个小突起,呈星状尾尖突。该大连群体28S rRNA D2/D3序列与GenBank中假古德伊滑刃线虫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大连线虫种群与假古德伊滑刃线虫聚在一个分支上。经形态特征比较和28S rRNA D2/D3基因序列分析,将该线虫鉴定为假古德伊滑刃线虫。这是我国关于该种线虫存活于松木中的首次报道。
植物检疫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总结了机构改革后淄博市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分析了检疫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中国重要检疫性病原物之一,能够侵染茄科等多个科的植物,导致严重病害,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潜伏期长的特点,极易传播。本研究针对PSTVd基因组,建立了基于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和CRISPR/Cas系统(CRISPR/Cas12a)的RT-RPA-CRISPR/Cas12a可视化核酸检测系统。结果表明,整个过程可在45 min内完成,只有PSTVd质粒检测结果呈阳性,作为对照的5种茄科植物病毒与空白对照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反应,检测灵敏度为4.134×10~(-7)ng/μL。本研究建立的RT-RPA-CRISPR/Cas12a可视化核酸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田间或口岸现场,利于PSTVd的监测与暴发流行的早期预警。
西宁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出现一种疑似白菜黑胫病的新病害。为明确其病原,对西宁地区采集的3份疑似白菜黑胫病病样开展了研究,从病原菌组织分离获得10株分离物,对2株代表性菌株QK6和QK10进行了形态学观察、DNA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测定。形态学显示,2株代表性菌株菌落形态有所不同,但分生孢子器均为表生,单生,呈球形或近球形,黑色;产孢细胞光滑,无色透明,为安培形;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无隔,呈柱状或卵圆形。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QK6和QK10与Plenodomus biglobosus聚在同一分支。致病性测定证实2株菌株均可侵染白菜引起黑胫症状。综上,西宁地区疑似白菜黑胫病病原鉴定为P. biglobosus,这是该地区首次报道的一种真菌新病害。
斑胸脊虎天牛[Xylotrechus antilope (Sch?nherr,1817)]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和北非地区,危害橡树的天牛种类。本文介绍了斑胸脊虎天牛的分类地位、分布与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危害,通过图文比较的方法对斑胸脊虎天牛成虫、幼虫、蛹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提供了脊虎天牛属6种成虫的检索表。鉴于其危害特性,应加强该种天牛的口岸检疫工作,防止其传入我国。
本研究旨在建立1种有效而灵敏的方法来同时检测粮谷中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玉米矮花叶病毒、高原小麦花叶病毒。选取WSMV L2/R2、MDMV 482F/R、MCMV 384F/R、HPWMoV283F/R分别作为检测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玉米矮花叶病毒、玉米褪绿斑驳病毒、高原小麦花叶病毒的引物。当退火温度为59℃,延伸温度为66℃,反应体系中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玉米矮花叶病毒、高原小麦花叶病毒引物终浓度分别为0.2μmol/L、0.2μmol/L、0.2μmol/L、0.32μmol/L时,达到最好扩增效果。以4种混合阳性病毒质粒为模板开展灵敏度检测,发现其检测限可达1 fg/μL。选取103个测试样品进行检测,检出1种及以上病毒的样品有42个,实现单反应管有效、准确检测4种检疫性病毒,为田间、口岸实验室快速检测鉴定检疫性病毒提供便利。
<正>据WTO网站2025年3月5日发布欧盟提交的G/SPS/N/EU/815号通报,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flaccumfaciens)是一种在欧盟领土上未知发生的有害生物,由于近年来在进口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种子上发现该有害生物,且据报告称,在欧盟领土内种植菜豆和蚕豆的田地中暴发了该有害生物。
植物隔离检疫圃是阻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种质资源传入的重要防线,其规范化管理是安全开展种质资源引进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植物隔离检疫圃建设、现行法规体系、考核认可以及监督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我国植物隔离检疫圃建设及制度创新现状也进行了总结。发现植物隔离圃运行管理过程中相关规范有待健全、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缺乏、财政投资的植物隔离圃可持续利用困难等问题,相应提出健全考核办法及监管技术规范、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多元化发展等建议。
松材线虫因其致病力强、危害大、治理难而成为多个国家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多年来,斧劈、锯切一直是制备检疫用木质薄片样品的常规手段,效率低、操作性差。基于此本研究研制了一套用于松材线虫检疫的木质包装薄片样品制备机,并介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该样品制备机可制备厚度为0.82~3.09 mm的木质薄片样品,制备效率达到60片/min,可满足目前一线口岸实验室木质包装松材线虫检疫制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