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瑛;赵雷;张吉红;方亦午;伏建国;
为建立窄穗组常见入侵杂草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选取核基因组的ITS2、ITS,叶绿体基因组的mat K、ndh F、trn T-trn L、rpl32-trn L、rpo B-trn C和trn C-pet N等8个片段进行筛选。综合进化树、种间差异,barcoding gap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trn T-trn L、rpl32-trn L、trn C-pet N和rpo B-trn C序列鉴定效果相对较好,ITS2、ndh F、ITS和mat K序列分辨能力较差。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trn T-trn L和rpl32-trn L序列,在扩增测序的成功率、种间变异、物种鉴定能力、聚类分析等均表现较好,虽然在一些种内存在较高的种内变异,在形态鉴定的基础上可作为窄穗组DNA条形码鉴定的推荐片段。
2024年04期 v.38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祥谦;邹宗峰;于凯;王雪;李金庆;缪玉刚;
为准确高效地检测出植物样品中的番茄环斑病毒,提高检疫效率,本研究结合了巢式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根据番茄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成功建立了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番茄环斑病毒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两轮实时荧光PCR扩增发现只有在番茄环斑病毒侵染的植物样品中出现荧光扩增曲线,而感染TRSV、SBMV、TSWV、PDV、BPMV的植物样品和健康叶片的c DNA及对照ddH2O未检测到荧光信号,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根据梯度稀释法测得荧光扩增信号的最低浓度为498 ag/μL植物总RNA,说明该方法灵敏度较高,且重复性良好。两套引物探针的扩增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套引物探针扩增效率小于第二套引物探针扩增效率。本研究建立的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番茄环斑病毒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通过两轮实时荧光PCR检测相互验证,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是一种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
2024年04期 v.3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滕少娜;孙涛;孔德英;马冠华;何玲;谢鑫;
菊花花枯病菌已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目前,随着真菌分类系统的调整以及“一菌一名”原则的实施,菊花花枯病菌及其近似种分类地位已经发生了重大调整。本研究根据菊花花枯病菌模式菌株与其近似种ITS序列的差异,设计了可特异性检测菊花花枯病菌的引物SL1/SL2和探针Probe-M,建立了菊花花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仅菊花花枯病菌有阳性扩增,而其他供试菌株及空白对照均无荧光信号增加。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内,检测灵敏度可达到26 fg/μL DNA。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整个检测过程在1.5 h内完成,满足了口岸对菊花花枯病菌快速检疫鉴定的需求。
2024年04期 v.38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勇;方焱;左然玲;刘娟;张裕君;康芬芬;虞赟;
疣颖草(Thelepogon elegans Roth)是原产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的禾本科疣颖草属植物,为入侵农田、草原和牧场的有毒杂草。圆柱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 Host)和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是隶属于禾本科山羊草属的两种检疫性杂草。这3种外来杂草的籽实常随进境粮谷类及油料作物贸易进入我国,且屡有截获。三者籽实大小和外部形态相近,容易混淆,目前疣颖草属我国未见分布报道,亦无可参考植株及果实标本。本文针对区分三者籽实的主要鉴别特征——小穂、小花及颖果角度进行形态学研究,以期为口岸检疫鉴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4年04期 v.3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静如;段维军;龚婕;王寅鹏;崔金璐;易建平;
根据GenBank中杜鹃芽枯病菌(Seifertia azaleae)及其相关种ITS序列设计特异引物SA1/SA2和探针SA-P,建立杜鹃芽枯病菌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引物SA1/SA2能扩增5株S. azaleae菌株DNA,得到351 bp的预期扩增产物,其他供试菌株均不能扩增出预期产物,检测灵敏度达60 pg菌体DNA。探针SA-P对5株S. azaleae均表现为阳性扩增,其他供试菌株均为阴性扩增,检测灵敏度可达60 fg菌体DNA,比常规PCR高1000倍。对杜鹃花苞样品和叶片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均可用于进境杜鹃种苗中杜鹃芽枯病菌的快速检测。
2024年04期 v.38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