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综述与专论

  • 苹果蠹蛾的发生现状、监测技术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于昕;王玉晗;李红卫;石旺鹏;于艳雪;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是一种严重危害苹果、梨、桃、杏的检疫性害虫,目前在我国局部分布,严重威胁我国苹果主产区。本文综述了苹果蠹蛾的发生现状、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常用的监测技术方法以及主要防治方法,对苹果蠹蛾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减缓苹果蠹蛾的扩散传播提供理论基础。

    2020年01期 v.3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1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 ]
  • 木材检疫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李玉广;康芬芬;秦萌;魏亚东;李志红;

    本文通过结合分析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分别阐述了熏蒸处理、热处理、辐照处理等检疫处理技术在木材上的研究现状及各类技术的应用局限性,并展望了今后木材检疫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2020年01期 v.34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检测鉴定与监测

  • 基于形态与分子数据鉴定海榄雌瘤斑螟

    王林聪;王孟琪;杨琼;昝启杰;郑童;林伟;徐淼锋;

    海榄雌瘤斑螟目前是红树林植物白骨壤的重要害虫,其种类在国内存在争议。本研究对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采集到的螟蛾标本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同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确认。本文将海榄雌瘤斑螟样本的线粒体COI序列与数据库中已有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海榄雌瘤斑螟COI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3条P. synataractis和BOLD系统中的32条P. syntaractis序列同源性达98%以上;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的标本与P. syntaractis聚为一支。综合形态和分子数据确定海榄雌瘤斑螟为P. syntaractis (Turner,1904)。

    2020年01期 v.34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豌豆种传花叶病毒检测鉴定

    王仲敏;柴铭骏;胡佳续;张莹;廖芳;

    豌豆种传花叶病毒(pea seed-borne mosaic virus,PSbMV)世界广泛分布,在国外已造成豌豆大量减产,国内有仅小范围低密度分布的报道。加拿大豌豆种子中挑拣皱缩、黑斑等症状的豌豆,先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DAS-ELISA)方法检出PSbMV阳性,再利用反转录PCR(RT-PCR)、序列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对阳性样本进行验证鉴定,结果显示与PSbMV序列相似度为99.25%,综上确定从进境豌豆种子中检出豌豆种传花叶病毒。

    2020年01期 v.3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扶桑绵粉蚧及其近似种的形态鉴定

    吴福中;李惠萍;付海滨;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其分布广、寄主植物多,虫体小,发生危害隐蔽,并与其近似种混合交叉发生危害,野外识别鉴定困难,易暴发成灾,难于防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到多个扶桑绵粉蚧及其近似种石蒜绵粉蚧和双条拂粉蚧。通过制作玻片标本,分别从触角、眼、口器、足、腹脐、刺孔群、盘孔、管腺和体毛等部位比较了3种粉蚧的玻片显微特征以及野外活虫虫体特征,为检疫工作人员快速识别该虫及其近似种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34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猕猴桃果实中Neofabraea actinidiae的快速分子检测

    张莹;罗加凤;李碧鹰;胡佳续;刘鹏;唐芳;廖芳;

    通过对已报道的猕猴桃果腐病菌(Neofabraea actinidiae)及明孢盘属其他种真菌负责编码RNA聚合酶II的第2大亚基(the second largest RNA polymerase subunit,RPB2)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设计合成了一对用于猕猴桃果实中N. actinidiae的检测引物NACF1/NACR1。利用该引物对包括N. actinidiae在内的8种9株Neofabraea属真菌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建立了猕猴桃果实中N. actinidiae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灵敏度试验、病菌接种与病果中N. actinidiae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引物特异性强,稳定扩增出片段大小为582 bp单一条带,检测灵敏度为0.2 ng/μL,可以特异性地检测到接种发病果实组织中N. actinidiae。该方法能够实现猕猴桃果实中N. actinidiae的快速检测,为口岸提供了特异、高效、可靠的检测方法。

    2020年01期 v.34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NA条形码的红翅大小蠹和黄杉大小蠹分子鉴定

    田虎;于培文;娄巧哲;徐志彬;杨晓丽;王新军;郝常;郭扬振;

    外来有害生物的快速准确鉴定有助于提高口岸检疫效率。红翅大小蠹(Dendroctonus rufipennis)和黄杉大小蠹(D. pseudotsugae)作为大小蠹属的非中国种是我国口岸原木检疫中频繁截获的检疫性有害昆虫。本研究以mtDNA 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为标记对红翅大小蠹与黄杉大小蠹的11个样本开展分子鉴定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当以COI基因5′端和3′端为靶标时,两种大小蠹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81和0.144,是种内遗传距离的60.3和48倍,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间无重叠现象,在系统发育树上都能聚为独立的分支,表明mtDNA 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均可有效区分红翅大小蠹与黄杉大小蠹。

    2020年01期 v.34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凹额精灵小蠹的检疫鉴定

    王新国;张俊华;李凯兵;邓雪华;江志海;汤国谦;

    凹额精灵小蠹(Hapalogenius atakorae (Schedl,1951))是近年来从进口非洲木材中经常截获到的一种外来害虫。本文通过碱解及解剖,观察了凹额精灵小蠹外部形态及雌、雄性生殖器和前胃板的解剖特征,发现其雄虫额部明显下陷成浅坑状,鞘翅斜面上行间1与行间2明显下陷成槽状,下陷区域内行2与行3鳞片毛消失或严重退化;雌虫额部平滑或隆起,鞘翅斜面上在行间1与行间2之间略有下凹,下凹区内行2与行3鳞片毛基本正常。本研究完善了凹额精灵小蠹的形态特征,为凹额精灵小蠹的口岸检疫鉴定提供了更详细和准确的资料。

    2020年01期 v.3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处理与防控

  • 热水处理对3种进口苗木的损伤及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何旭诺;李凯兵;刘海军;袁淑珍;刘扬东;王祥;胡学难;

    为了探明热水浸泡处理对进口南洋参、香龙血树和百合苗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利用45℃60min、48℃10 min、48℃30 min和48℃60 min,4组时间和温度组合对3种进口苗木进行热水浸泡处理,然后测定处理后各供试苗木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后对处理后各供试苗木进行复种,3周后观察复种苗木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供试苗木各处理组MDA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POD活性仅有南洋参部分处理组比对照组有所增加,南洋参其他处理组以及香龙血树和百合各处理组均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CAT活性南洋参和香龙血树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百合各处理组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SOD活性百合各处理组相比对照组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经过热水浸泡处理后复种的各供试苗木,南洋参和香龙血树均能够正常生长,百合均死亡。上述研究表明南洋参和香龙血树对热耐受性较高,可利用热水浸泡进行检疫除害处理,百合耐受性较差,不能采用热水浸泡进行检疫除害处理。

    2020年01期 v.34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简讯

  • 海口海关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弯刺天牛

    孟瑞;蔡波;敖苏;徐卫;陈施明;王安石;陈义群;

    <正>2019年6月3日,海口海关隶属海口港海关在对一批来自苏里南的原木进行现场检疫时截获数头天牛活体,经海口海关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鉴定,南京海关技术中心朱宏斌高级农艺师复核,该天牛为弯刺天牛指名亚种(Juiaparus batus batus (Linnaeus, 1758))。通过查询"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确认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海关已按规定对该批进口原木实施检疫除害处理。

    2020年01期 v.34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南通海关首次截获检疫性害虫凹额锥长小蠹

    禹海鑫;孙民琴;高晓清;朱宏斌;杨晓军;安榆林;

    <正>2019年12月,南京海关所属南通海关从一艘巴拿马籍入境船舶上截获多种外来有害生物,经南通海关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初步鉴定并送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复核确认为凹额锥长小蠹(Platypus caviceps)、橡胶材小蠹(Xyleborus affinis)、中对长小蠹(Platypus parallelus)、 Platypus excedens等几种,其中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凹额锥长小蠹,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确认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

    2020年01期 v.34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银川海关全国旅检首次截获多毛石头花等外来杂草种子

    胡诗瑶;陈炜;丁晓玲;茹松;徐晗;

    <正>2019年11月9日,银川海关执行旅检时在迪拜归国旅客行李中截获植物种子1批次,1.2 kg。经监管人员初筛分选出14个种类,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徐晗鉴定,结果表明:该批次种子中多毛石头花(Gypsophila pilosa Huds.)、山羊豆(Securigera securidaca (L.) Degen&Dorfl.)、黑种草(Nigella sativa L.)为全国首次截获外来物种,另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大阿米芹(Ammi majus L.)、刺亦模(Emex spinosa (L.) Campd.)。

    2020年01期 v.34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策与管理

  • 基于风险管理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制修订思考

    刘慧;赵守歧;

    为保障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农业农村部植物检疫机构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果对名单进行管理。本文从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历史、现状、制修订要求和程序、管理以及几个我国不同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风险管理提供思路。

    2020年01期 v.34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岩水果苗木与农产品检疫现状及对策建议

    余继华;李萍;张敏荣;张宁;吴静;

    在1981—2018年黄岩水果类苗木及非种用农产品调运检疫中,共调出柑橘、杨梅和枇杷等苗木10 475批次,11 051.42万株;柑橘果实等非种用农产品147 689批次,852 920.95 t。基于柑橘等水果苗木调运检疫数量变化与水果产业发展变化关系,分析了果苗检疫存在的问题,包括无证育苗现象较普遍、检疫申报不规范、疫情信息不对称和漏检逃检等,提出了水果类苗木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严格遵守植物检疫规程、建立种苗调运可追溯和到达地报告复检制度等建议,这对做好调运植物检疫工作有积极意义。

    2020年01期 v.34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生物入侵与风险分析

  • 中国新归化大戟科植物——头序巴豆

    夏常英;张思宇;王振华;李乔;王琴;吴学学;李振宇;于胜祥;

    本文报道了大戟科(Euphorbiaceae)巴豆属的植物头序巴豆(Croton capitatus)在中国的首次入侵纪录,及该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入侵危害和防治措施,澄清了关于密毛巴豆(Croton lindheimeri)在中国归化的错误,以期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鉴定及防控提供借鉴。

    2020年01期 v.3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危害桑树的新害虫——暗翅足距小蠹

    周诠;曹红妹;徐业;彭晓虹;吕佳;Hagus Tanro;王建国;

    本文综述了暗翅足距小蠹(Xylosandrus crassiusculus(Motschulsky))的研究概况,并首次记述了其可危害桑(Morus alba L.),明确了该虫为小蠹亚科(Scolytinae)江西省新纪录种。文中重点介绍了该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危害特点和生物学习性,并在文章讨论部分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2020年01期 v.3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省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对策

    阎雄飞;李刚;冯永宏;刘永华;晁遵淇;亢福仁;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柏科树木上毁灭性蛀干害虫之一。该天牛主要以幼虫危害侧柏、杜松、圆柏等常绿树种,已经给我国很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目前双条杉天牛已在陕西部分地区危害,为了明确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省的风险等级,以制定相应管理对策。本研究依据原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对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省的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2.28,该天牛在陕西省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针对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省的高度危险性,提出了加强检疫、全面普查监测、实施分区防治和加强疫区治理的管理措施。本研究为陕西控制和管理该有害生物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2020年01期 v.34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疫情截获与调查

  • 广州南沙口岸进口大豆截获有害生物疫情分析

    陈萍;李盼畔;刘明航;吴小瑶;刘娇娇;赵淑嘉;赵菊鹏;

    本文对广州南沙口岸2012—2018年入境的各来源国大豆中截获的有害生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大豆中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以杂草最多,约占76.8%;美国大豆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最多。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2020年01期 v.34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2009—2018年阿拉山口进境羊毛截获疫情分析

    李兰;杨杰;张江国;莫善明;戴莉;徐新龙;

    本文介绍了2009—2018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境羊毛的情况,并对口岸进境羊毛截获疫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境羊毛包括进境洗净毛和进境未梳的含脂羊毛(原羊毛),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俄罗斯6个国家。共计截获种类16个科51个属75个种(属)1 392种次有害生物,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3个科5个属8种(属)746种次。根据以上疫情截获分析,建议从鉴定、处理、风险评估等多方面加强检疫监管。

    2020年01期 v.34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松阳县古松树的松材线虫病现状调查与分析

    叶碧欢;李海波;胡传久;包向东;叶春喜;陈吴健;陈友吾;

    古松树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承载,其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因松材线虫的传播侵染,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以松阳古松树为对象,基于分子检测技术,对其松材线虫病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有12个乡镇近60%的古松树均已感病,疫情较为严重,需及时开展抗病保护工作。

    2020年01期 v.34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13―2017年河南省南亚果实蝇种群动态监测

    毛红彦;丁华锋;焦永吉;黄华;韩世平;

    南亚果实蝇(Zeugodacus tau(Walker)),俗称南瓜实蝇,是一种重要经济性实蝇,被河南省列为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以诱蝇酮为引诱剂,自2013年至2017年在河南省9个地市27个监测点针对南亚果实蝇成虫开展了诱捕监测,并进行了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信阳、三门峡、南阳诱到南亚果实蝇成虫较多;南亚果实蝇在河南的发生高峰期在7―9月份,与寄主植物的结实挂果期基本一致。本研究能够为河南省南亚果实蝇入侵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01期 v.3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书评

  • 休闲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张立明;

    <正>当前,我国三农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农业低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城乡贫富差距大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发生使得传统农业转型迫在眉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一种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同时也是基于三农背景下,以休闲农业为主体,以农村生活和农村生产为依托的一种旅游资源。

    2020年01期 v.34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1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广告

  •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研究——评《国际贸易与农业发展》

    唐夏韵;

    <正>我国历来有着"农业大国"的著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放,加上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朝健康方向发展,例如农产品结构不断向发达国家看齐、与各国开展更多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即在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增加和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让双方农业产业都得到发展。

    2020年01期 v.34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合作理论的价值及其新时代意义——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张凯;

    <正>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经研究发现,这与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造,再经列宁继承和发展,最后在我国因地制宜实践和再发展,即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依照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创新。

    2020年01期 v.34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族文化符号在休闲农业旅游特色文化小镇建设中应用研究——评《美丽乡村之农业旅游》

    黄芳;

    <正>农业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潜力大、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和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但在我国旅游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之中,受农业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农业旅游品牌缺失等因素影响,农业旅游竞争力不强,故而想要提升农业旅游的竞争力,应积极发挥民族文化符号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2020年01期 v.34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当代马克思农业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实践——评《中国当代农业思想的演变与实践》

    李颖;张冉;孟令玲;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其中,涉及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我国农业思想的演变与实践,深入研究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理顺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的创新与升华。

    2020年01期 v.34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索古典园林文学中的艺术思想——评《园林文学》

    赵霞;

    <正>世界园林有三大系统,分别为东方、西亚、欧洲。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最,同时也是东方系园林代表。我国古典园林主要是指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等特点,是五千年文化史造就而成的艺术珍品。江南古典园林以生动传神的建筑形态扬名,以文学与诗画等元素融入,不仅可以充分地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与文化气息表达出来,还能塑造一种恬静淡雅的气质。

    2020年01期 v.34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评《中国农业土地利用》

    李梦嫡;郑宏刚;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例如人口持续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工业和城镇污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农畜产品污染,这些都阻碍了资源效益的发挥与持续利用,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2020年01期 v.34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园林景观英语知识教学的语言交际技巧研究——评《实用园林英语》

    张璇;周丽敏;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往来越来越频繁,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越来越密切。通过开展各种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能力,为国家文化、经济、技术对外交流培育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和沟通是高校园林专业英语教育主要的教学目的。

    2020年01期 v.34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导向的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路径探析——评《农业职业教育结构问题研究》

    李其林;

    <正>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培育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民队伍,这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阶段,其中农业转型是否成功、农业产业结构是否优化,与是否拥有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民队伍具有密切联系,换句话说,只有农民掌握了足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能,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尤为重要,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信息化战略的关键。

    2020年01期 v.34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20年《植物检疫》征订单

    <正>《植物检疫》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检验检疫学刊》杂志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简介全面反映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主要栏目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检测鉴定与监测、政策与管理、处理与防控、生物入侵与风险分析、疫情截获与调查、国际植物检疫等。

    2020年01期 v.34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