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 出口柑桔人工检疫效果的调查研究

    田文瑞;徐志新;

    <正> 柑桔是我国的重要出口农产品之一。浙江省是盛产柑桔的主要省份,近年来,出口量迅速增大,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出口量将逐年增加。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时,国外的检疫要求却越来越严格,以苏联为例,原初提出的检疫对象只有1种,1986年增加到6种,1987年再增为8种。我国柑桔出口检疫历来一直采用人工检疫的方法,凭借肉眼剔除病虫果实。这一方法的检疫效果国内尚无人予以科学调

    1989年06期 40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成虫饲料对桔小实蝇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

    梁广勤;徐伟;梁帆;钟安琪;黄燕萍;

    不同成虫饲料,对桔小实蝇Dacus dorsalis Hendel产卵量及卵的孵化率有很大的差异。通常,用人工饲料喂养,在成虫始卵后的一段时间里,能获得大量的卵,用天然饲料喂养,成虫的产卵量逐渐增加;卵的孵化率,用人工饲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而用天然饲料的,卵的孵化率,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

    1989年06期 404-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仓储露尾甲成虫检索表及其新记录种简述

    黄建国;周玉香;

    <正> 仓储露尾甲,全世界己知30余种。到目前为止,国内己发现16种,分别隶属Carpophilus、Omosita、Nitidula、Haptoncus 4属。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首推拟脊胸露尾甲、酱曲露尾甲和细胫露尾甲,其次为脊胸露尾甲和隆胸露尾甲,再次是花斑露尾甲和大腋露尾甲,其余种仅

    1989年06期 406-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微机在大连所检务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孙长江;

    <正> 在许多行业和部门,计算机的应用已比较普及。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完成许多工作。目前我国各口岸动植物检疫所陆续配备了微型计算机,但是现成的可用于检疫业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软件还很少,《大连动植物检疫所出口检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检务系统)是在汉字dBASEⅢ的基础上开发的应用程序软件。使用这套软件能够处理大部分出口检疫业务管理工作中的日常工作。

    1989年06期 410-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波处理芒果果核象甲的初步试验

    陈洪俊;杨德全;孙文杰;

    <正> 在首都机场实施旅检时,我们截留了来自巴基斯坦、泰国、以及非洲一些地区的青芒果。经实验室剖果检验,多次发现对外检疫对象——芒果果核象甲 Sternochetusmangiferae Fabrilius幼虫、蛹、成虫。为探索有效处理芒果果核象甲的方法,去年我们做了微波处理带虫芒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能有效地处理芒果中的害虫,且芒果能食用。我们利用截获的非洲青芒果45个做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档次和时间组合进行处理。同一档次设3个芒果作对照,每个处理3个青芒果,编为1、2、3号,将青芒果放进微波炉(南朝鲜和康牌900W)内。处理后剖果检验象甲头数和成活情况,杀虫效果为:

    1989年06期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检疫圃的灭菌处理

    李国邦;皇世奇;金华;

    <正> 灭菌处理是植物病害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检疫圃是病害检疫的重要场所,因此,需要做好灭菌处理,而且在某些环节上要求得更严格。检疫圃的灭菌处理有许多方法和普通灭菌处理是相同的。但有些灭菌处理,有它的特殊之处。特别是土壤消毒、温室用品消毒和病株销毁等方面。所以就这三方面谈一谈我们的工作情况。土壤消毒因为检疫圃检疫是生长期检疫,所以必须准备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物,当然土壤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土壤消毒有它的特点,也有它的难

    1989年06期 414-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州口岸进口废纸的害虫疫情调查

    林其铭;曾政光;

    <正> 近年来,福州口岸从香港、美国等地进口废纸的批次和数量急剧上升,进口厂家也明显增多。为了搞清进口废纸中所携带的害虫情况,一年里我们先后对运载进口废纸的船舶,加工进口废纸的厂家和码头废纸堆放场进行了多次的疫情调查工作。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多点开包,每包逐张展开,将截获的害虫带回鉴定。调查中所截获到的害虫,已鉴定出8个目,26个科39种。还有部分害虫待定。我们根据多次调查结果总结几点如下。 1.进口废纸成份复杂,特别是一些包装箱及垃圾塑料袋中夹带果皮、果核、腐烂水果和蔬菜,以及一些农副产品的残渣,它们携带农业害虫的可能性最大。

    1989年06期 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序贯抽样技术用于棉花产地检疫的效果

    许浩然;银兰;

    <正>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Reinke et Berth)是主要检疫对象,在当地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控制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不仅是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植检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棉花种子田的产地检疫,是控制黄萎病传播和发生的重要措施,为了做到既能逐步控制病害又保证全县棉种自给供应,我们在产地检疫中对原种,病株率要求零度允许量,对一代种病株率则要求小于0.2%。 1986年采用常规抽样检验费时费工,1987年改为序贯抽样检验快而省工,现将序贯抽样的方法及效果整理如下。

    1989年06期 416-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蠹虫雌雄的简易识别

    嵇均光;

    <正> 当截获的小蠹虫数量很少时,不允许用解剖虫体的方法识别雌雄。笔者的经验是通过观察小蠹腹未第7、第8腹节背板的大小、形状可以区别雌雄虫体。小蠹虫背板8节,雄性小蠹虫的生殖器着生在第8背板下,故该节背板大而明显,骨化程度高;雌性生殖器退化,只有一小受精囊,故该节背板比雄性小而不明显,骨化程度底,往往覆盖于第7背板下或稍露出。不过,因属种不同,腹末背板变化较大,要靠长期积累经验才能掌握。生活的小蠹虫腹末往往缩在鞘翅底下,不易观察,可用下述方法使其外露:(1)将正在排粪或交配的小蠹虫及时用乙醚麻醉后投入浸泡液浸泡。(2)将活虫直接投入水中,慢慢加热至腹部稍下垂。(3)用镊子夹住浸泡24小时以上的虫体鞘翅后端,在镜下慢慢将腹末挤出,及时观察。

    1989年06期 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防治稻水象甲的新型杀虫剂——Cycloprothrin

    卞燕;

    <正> Cycloprothrin(CYCLOSAL)是一种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由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科学和工业联邦研究组织研制,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开发,代号为NK-8116。该药对鱼低毒,所以可用于防治水稻害虫。此外,Cycloprothrin对哺乳动物相当安全,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对作物无药害。 Cycloprothrin是一种具有中等残效的触杀性杀虫剂,还具有flashing-out,驱避和拒食等特性。 1987年,2%颗粒剂(Cyclosal2UG)做为杀虫剂在日本获得登记,并开

    1989年06期 419-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顶早熟禾在山东省东阿县大面积发生

    张玉生;赵英华;

    <正> 山东省东阿县临黄河一带稻麦轮作区麦田近三年新发生一种杂草,经山东师范大学陈汉斌教授鉴定为白顶早熟禾Poa acroleuca Sted。该草蔓延迅速,每年以近百倍速度扩散。它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人工防除十分困难,造成小麦减产,一般为30%,重者达50%,现己成为东阿县小麦生产上的一大隐患。但该种植物在我国华东、华中、西南等地是较好的一种牧草。

    1989年06期 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类菌原体的快速压片技术

    李春;

    <正> 自从1967年首次在植物上发现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s简称MLO是植物的病原菌以来,多种技术已应用于显现和证明感病植物中的类菌原体和螺原体(Spiroplasma)。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目前最重要和最普遍使用的类菌原体病害诊断方法,但此法昂贵且费时。近些年来,一些植病学家运用能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

    1989年06期 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驳船在运输过程中用磷化铝熏蒸的可行性研究

    J.L.Zettler;王开湘;

    <正> 在美国用驳船把粮食从内陆仓库转运至出口仓库,有时需要熏蒸处理,以控制害虫的为害。最初的熏蒸工作,只是为了降低害虫的为害,而不是彻底地消灭害虫;租用气密性驳船,并具有彻底消灭害虫设备,所需的额外费用,货主是不能接受的,因而在普通驳船上用磷化铝来熏蒸,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把从密西西比河开往新奥尔良的6条载有玉米的普通驳船,用磷化铝片剂进行熏蒸处理,并对整个处理情况进行

    1989年06期 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在云南畹町采到了宽额寡鬃实蝇

    番启山;

    <正> 1987年6月在云南省德宏州畹町市城关蔬菜社采到了为害辣椒烂果的实蝇幼虫,在室内饲养出多头成虫,鉴定为宽额寡鬃实蝇Dacus(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宽额寡鬃实蝇隶双翅目、实蝇科(Tephritidae)、寡鬃实蝇属(Dacus)。模式标本发现于台湾(Hendel,1915),国外分布于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新加坡,北加里曼丹,印度(西孟加拉),斯里兰卡。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已有记录。在云南过去未见有关该虫的寄主和为害情况等报道。观察这次采到的多头雌、雄虫标本,该虫除

    1989年06期 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硫酰氟熏蒸进口原木害虫

    焦国尧;

    <正> 江苏省木材公司从非洲象牙海岸进口一批原木(3558根,14405m~3)这批木材带有多种林木害虫,虫量大,为害严重。主要种类有长蠹、小蠹、长小蠹、粉蠹、象甲、天牛等。以长蠹类害虫数量最多,为害最重。一般为害深度6~8cm有的种类为害深度达20cm以上,最深可达37cm。主要树种为拟匹塔豆树Piptadeniastrum africarum Brenan、非洲毒箭木 Antiarisafricana Engl.、大榄仁木 Terminalia superba Engl.et Diels。原木在贮木场以每堆500m~3,堆高3m堆放,用厚度为25丝的拼幅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密封。用硫酰氟60g/m~3密闭48小时(日平均温度20℃)熏蒸处理,杀虫效果100%。

    1989年06期 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巴布亚—新几内亚甘蔗上一种新的重要病害—Ramu矮化病

    J.M.Waller;徐进据;

    <正> 巴布亚—新几内亚拥有丰富的甘蔗品种资源,目前世界上的栽培品种中有些就原产于新几内亚。在当地,许多居民的小院内生长有各种甘蔗品种的单株无性系,这些品种资源对甘蔗工业的发展无疑有很大的潜在作用。可是近年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Ramu河流域一带种植的几种甘蔗品种上发生了一种以前未见过的新病害——Ramu矮化病。感染此病的甘蔗表现植株矮小。通常Ragnar品种的成熟节间长9~

    1989年06期 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进口冰草种子中发现矮腥黑穗病

    林振康;

    <正> 1982年3月19日从美国进口50kg冰草种子,经检验发现带有大量似矮腥的厚垣孢子。我们经过形态鉴定,测量孢子的大小与矮腥黑穗病孢子比较,并做了孢子萌发试验。鉴定结果,证明此批从美国进口的冰草种子中带有矮腥黑穗病菌,而且发病较重。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寄主范围很广,可涉及禾本科5个族、18个属、65个种,因此在引进冰草时要特别注意,今后在进口和引种时要加强牧草的检疫工作,防止该病传入我国。

    1989年06期 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类菌原体引起Baekea virgata一种新的黄化病

    李春;

    <正> Beakea(岗松属)、植物属桃金娘科,从中国大陆到澳大利亚都有广泛的分布。已经描述的约有70种,该属植物遍布在澳大利亚各个州。它们大部分为具细小分枝的直立丛生灌木。大多数该属植物能通过扦插繁殖并能在花卉稀少的冬季和早春开出迷人的小花,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园艺中。 1985年2月发现生长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种岗松属植物表现出典型的黄化症状。黄化植株树冠变矮,直立生长特性更明显,嫩枝及其节间变短,叶片典型黄

    1989年06期 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印度的向日葵霜霉病

    C.D.Mayee;M.A.Patil;周肇蕙;

    <正> 向日葵霜霉病Plasmopara halstedii(Farl.)Berl.& de Toni是一个经济重要性很大的种传兼土传的毁灭性病害。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它能致使田间植株死亡70%~80%,并严重降低种子萌发。在北美地区向日葵是Plasmopara halstedii的主要寄主,它已传播到南北美洲的许多国家、欧洲和苏联(英联邦真菌学研究所植物病害分布图№266),但是在澳大利亚和印度还没有发生的报道。在近15年中,印度的许多地区确定向日葵为大量生产的作

    1989年06期 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常见截获的鳞翅目害虫

    张从仲;

    <正> 为便于进口口岸鉴别鳞翅目幼虫,美国农业部1986年重新整理汇编了常见截获的鳞翅目幼虫检索表,共包括19个科,其中以螟蛾科种类最多,其次为卷蛾科、夜蛾科、谷蛾科和麦蛾科。此外涉及了弄蝶科、粉蝶科、灰蝶科、尺蛾科、蛀果蛾科、细卷蛾科、遮颜蛾科、木蠹蛾科、金银蛾科、尖蛾科、织蛾科、邻菜蛾科、巢蛾科和菜蛾科的一些重要害虫(见表)。鳞翅目昆虫是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大目,其中许多是农林生产的大敌,研究分析这类

    1989年06期 427-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几种主要短体线虫的鉴别

    陈杰;

    <正> 1988年6月1日,我所截获了昆明植物所某教授从英国引进的一批花卉苗木,共有10个属52个种100株。作者就其是否带有寄生线虫作了严格的检查,结果发现在 Myrtus lechlerana、Oleariacheegmanii、O.floribunda、O.gunniana、O.macrodanta、Rohdodendronpachysanthum和R.razorbiu的根中有多种寄生线虫,包括滑刃属 (Aphelenchoides)、茎属(Ditylenchus)、螺旋属(Helicotylenchus)、狭尾垫刃属

    1989年06期 43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法国进口葡萄苗上发现蔓割病

    程秀莉;牙祖强;

    <正> 1988年3月31日,上海嘉定县从法国进口一批葡萄苗共10600棵。在开箱检查中,发现许多苗根上泥土未洗净,有的苗有枯枝,还有不少枝条上有小黑点。我们除监督货主除净泥土处理外,对病枝进行了培养。这些病枝症状为表皮纵裂,老枝条干枯,蔓表面密生小黑粒。经实验室常规鉴定,确定为葡萄蔓割病Fusicoccum viticolum。从进口情况来看,该病发生严重,大多数枝条枯死。鉴于此,建议货主剔除病枝,集中销毁。对用于种植部分要加强管理和防治。该病菌的分生孢子与Phomopsis sp.有相似之处,鉴定时希注意区分。另外,在培养鉴定中,还发现了葡萄蔓枯壳大卵孢菌Sphaeropsis ampelos.和葱叶枯菌Pleospora harbarum。

    1989年06期 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带有种衣甜菜种子的检验方法

    林振康;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欧洲和美洲主要甜菜生产国,把甜菜种子外表菱角加工去掉,成为表皮光滑,然后用农药(杀虫和杀菌剂)和甜菜苗期生长时所需的氮、磷、钾等肥料,混合制成种衣包在种子外面。甜菜锈病是种子表面带茵,有了种衣以后,如果用洗涤方法去检锈病,洗涤后种衣全部被水溶解,经过离心,离心管底部全是药泥,无法检验,我们的作法是:称取带种衣甜菜种子150g,倒入内径15cm的磁碾钵内碾磨,碾磨后种衣破裂并把种衣碾成粉末,过筛(孔径1.5~2.5mm),每碾磨一次过筛一次,经过3~4遍碾磨过筛,绝大部分种衣可以去掉,只有个别种子上还有种衣,再用镊子挑拣一遍,这种方法,每一品种去掉种衣仅用15~20分钟。最后称取去掉种衣的甜菜种子

    1989年06期 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蔷薇伴生线虫

    S.Sudha;P.K.Koshy;刘存信;

    <正> 本文系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植保委员会,1987年编印的技术文献137号花卉线虫专著。作者收集了1942~1986年间在世界各国公开发表的有关蔷薇、玫瑰及月季花卉类(Roses)寄生和伴生线虫的调查研究文献95篇,内分引言、综述、花卉寄生概况及防治等部分,报道逐年发现的线虫21属36种和分布地区,被害花卉的品种(蔷薇属己订种名的

    1989年06期 437-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香蕉束顶病在福建南安县大爆发

    周卫川;吴宇芬;叶旭东;

    <正> 1988年9~10月我们在福建省南安县漳州地区进行了调查,漳州无论是山坡、杂地新旧蕉园均有束顶病发生,发病率一般在15%~45%,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60%,病株一般不开花结蕾,在现蕾期发病的虽可结蕉,但果实很小,没有商品价值,损失相当严重。如南安县罗东乡是香蕉主要产区之一,有200多万株香蕉。1987年和1988年香蕉束顶病大流行导致60%左右的蕉树失去商品价值,大片蕉园基本上毁种绝收,漳州蕃城区本病发生也很严重,许多蕉园大批蕉树矮缩不结蕉。目前,本病正在继续蔓延扩展。漳州市科委已采取紧急措施。

    1989年06期 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菠萝的寄生性线虫

    陈洪俊;

    <正> 菠萝寄生性线虫构成了世界范围内菠萝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菠萝根的不再生性,线虫对根部的为害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当根部受到为害时,菠萝的产量会明显降低,截根苗可能更为严重;不是产量特别低,就是绝产。吸枝产生截根苗的数量、大小和发育情况,主要依赖于母株原始土壤根系的健壮情况。世界范围内侵染菠萝的主要线虫种类是: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Godfrey)Flilipje & Schuurmans

    1989年06期 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葡萄晚疫病

    C.G.Panagopoulos;A.Willems;倪兴武;

    <正> 一、地理分布希腊、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葡萄牙、苏联和南非均有分布,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奥地利、瑞士、突尼斯、加那利群岛(Canary)和阿根廷也有可能分布。有迹象表明。该病仍在向新地区蔓延。二、病害简史葡萄晚疫病,亦即葡萄细菌性枯萎或坏死病,1879年首次在意大利报道,1895年法国也有报道(当时将病原定为葡萄芽胞杆菌Bacillus vitivorus),但早至1854

    1989年06期 44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谷蠹继续在非洲大陆蔓延

    沈兆鹏;

    <正> 在坦桑尼亚大谷蠹己在坦桑尼亚广大农村立足,已经在塔波拉、辛尼安加、姆万扎、莫罗戈罗、乞力马扎罗、坦噶、基戈马、阿鲁沙、达累斯萨拉姆、贝瓦尼和辛吉达地区发现。大谷蠹对坦桑尼亚储藏的玉米带来巨大损失。据调查,储藏6个半月以上的玉米棒,为害率高达80%,在农村也经常可发现玉米棒全部受害的情况。这样高的为害水平可造成30%以上的重量损失。最明显的损失是由于大谷蠹的蛀蚀,把玉米

    1989年06期 445-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斯拉夫、希腊烟草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

    王春林;

    <正> 1988年6月23月至7月15日,我随中国烟草总公司烟叶贸易考察小组赴南斯拉夫和希腊考察,以科学和求实的态度,与南斯拉夫马其顿普里累普烟草研究所植保专家瓦西列夫(Dr.Ljuben Vasilev)和希腊德腊马国家烟草研究所植保专家瓦西拉克斯(CH.B.Vasilakakis)进行了座谈。同时,在马其顿、维洛维提察、萨洛尼卡、德腊马和克散锡等地,调查了8家烟草公司的19家烟叶加工厂和贮存库,3个烟草试验站,7块烟田,1家烟农,共采样25个。从中了解到南斯拉夫和希腊烟草霜霉病的发生为害和控制情况。

    1989年06期 449-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建议使用植物检疫外标签

    彭祖权;

    <正> 植物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时间性强,工作量大。就目前的签证办法,要检查在流通过程中的“应检货物”困难很大,因为接证人常托人照看货物,自己离开货物去办其他事情,形成货在人不在,人在证不在的情况。货物上没有是否经过检疫的标志,要查清一批应检货物是否曾经检疫就必须跑很远的路程,等很长的时间去找接证人。为了提高检疫效率,在使用现行《植物检疫证》的同时,使用检疫外标签会有利于检疫工做的开展。标签式样由农业部统一制定,并发布通告实施,实行一件货一张标签,限地限期使用,挂签运输,让人一目了然。标签内容可包括:产品名称,起运县和运往县号码(全国统一检疫编码,便于打戳),运输工具,有效期,说明等。

    1989年06期 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有关几种检疫对象的研究动态

    唐志;

    <正> 地中海实蝇 Ceratitis capitata(Wiedemann)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一种细菌和地中海实蝇的共生现象。该细菌可随实蝇的繁殖而随代传递,并且是地中海实蝇幼虫生长所必需的。因而他们推测地中海实蝇的群体饲养(用于遗传防治)产量可能受到这种微生物的制约。荷兰的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来生产单一雄虫后代,这样将赋予不育昆虫技术害虫防治体系更强劲的生命力。他们把这一遗传工程称为Genetic sex-

    1989年06期 452-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当前出口饲料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陈建东;

    <正> 在目前没有专门饲料类出口检疫操作规程情况下,各所检疫标准很不一致,检疫工作有一定难度。现将出口饲料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提出来,与同行商讨。 1.贸易合同中的检疫条款不明确,检疫工作缺乏针对性,漏检现象严重。目前出口饲料合同中的有关检疫条款大致有三类:一是合同或信用证上无植检要求;二是合同或信用证上有植检要求,但不具体,此类情况较多;三是有具体的植检要求。由于有些货主对动植物检疫不够了解,加之我们宣传不够,造成饲料出口漏检。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对出口饲料类等农副产品实施法定检疫,根据合同中的要求进行针对性检查,减少检疫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杜绝未经检疫的饲料出口,以保证外贸信誉。

    1989年06期 45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葡萄根瘤蚜的为害经济阈值

    П.И.利特维诺夫;С.А.格卢什科娃;Λ.А.库利明斯卡亚;赵志敏;仉守延;

    <正> 全苏葡萄根瘤蚜防治科研站经多年试验研究证实。应用六氯丁二烯防治根瘤蚜效果最佳。熏蒸杀虫剂六氯丁二烯具有持久的防效,可3~5年为一个周期施用一次。每个循环的两季之间,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和葡萄植株的树龄,一公顷用药400~750g加2~3倍细土施入地内熏蒸。葡萄根瘤蚜为植物检疫对象,主要靠在发生初期及时进行葡萄园处理,消灭在为害之前。在防治中要确定各葡萄种植区最佳重复熏蒸期限,必须查清它们的种群

    1989年06期 454-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检疫把关与服务浅议

    孟凡秀;

    <正> 长期以来,植物检疫过分地强调把关,忽视必要的服务,宁肯株连一片,也不肯放松一个。因此使检疫工作在新的形势面前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点做法。 1.改等人开证的做法,开展上门服务 11届3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搞活步步深入,种苗交流也随着“搞活”范围不断扩大,检验、开证的检疫任务越来越重,特别在农作物播种前是种子集中销售,调运时期。为了配合种子部门把良种尽快地发往各地,我们多次派人到种苗经营单位和仓库,边取样检验边开证,减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使大批无病良种顺利外运出售。这样既提高了种子检验的准确性,又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这样做,使经营部门很

    1989年06期 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厦门所在来自台湾的莲雾种苗上发现七星蜡蚧

    方元炜;

    <正> 1988年1月,一台胞赠送一批来自台湾的种苗给龙海县榜山乡侨联,这批种苗共有7个品种:番石榴、莲雾、巨峰葡萄、番荔枝、洋桃、红毛丹、柠檬等。厦门动植物检疫所在口岸检疫时,在莲雾苗上发现有介壳虫。此虫经本人初步鉴定为七星蜡蚧 Vinsonia stellifera(Westwood),经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杨平澜先生核实无误。根据杨先生编著的《中国蚧虫分类概要》所述,七星蜡蚧仅在我国台湾省记载,而大陆还未记录过。为防止该虫传入,该所在检疫时逐株进行严格检查,并摘除带虫叶片,同时要求引种单位在隔离种植前对该批种苗进行杀虫处理。

    1989年06期 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芦笋茎枯病值得重视

    宫兆林;王淑秋;

    <正> 山东省芦笋种植面积占全国(20万亩)一半,烟台占全省的一半。近几年,烟台种植的芦笋发生芦笋茎枯病危害十分严重。如乳山县白沙滩乡共种植1800亩芦笋,发病面积就有500多亩,严重地块发病率在60%~70%;福山区的胜利村种植的芦笋一般发病率在30%左右。因病致使植株早衰,茎枝枯死,危害严重,直接影响来年芦笋产量。据日本报道,被此病危害的地区逐步扩大,1981年、1982年胆振管内的西胆振管地区茎枯病率高,受害面积达70%,芦农只能收获往年产量的30%,并且逐年蔓延,危害到其它作物,所以必须引起重视。初感病的成枯茎侧枝上有水渍状病斑,病斑呈梭形,病斑外围是红褐色,中央为灰色,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分生孢子器,病重时全株布满黑斑,病株相连,围茎一周,造成

    1989年06期 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进口原木中截获一种白蚁

    李业林;郭东明;陈国杰;

    <正> 白蚁是一种危害范围很广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原木、树桩、树干残枝及房屋建筑的木质结构。本文记述了1987年12月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中截获的白蚁Nasutitermes havilandi(Desneux)现将形态特征及其分布情况介绍如下,供检疫参考,希望能引起重视。兵蚁 (见图)。头部分及象鼻顶端的黄色较深,整个虫体除腹部内脏显出黑色外,其余部位均为黄色。头及象鼻顶端有稀疏的毛,腹部背板有短细毛,并在每节背板的后端有一排稀

    1989年06期 458-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恢复建所十周年

    刘美因;

    <正> 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于1979年3月正式获准恢复重建,迄今已十载,回顾植检的曲折历程,激起了我们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恨怀念。正是在周总理的指示和关怀下,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室(植检所的前身)于1955年成立了,开创了我国植物检疫科学事业。60~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植检所两度撤销,科研停顿,直至1979年才获批准重建。

    1989年06期 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杭州口岸积极开展熏蒸处理服务工作

    黃光华;

    <正> 由于杭州口岸所辖地区没有专业熏蒸队伍,因此,只好建议客户请上海外贸熏蒸队负责执行熏蒸处理任务。而上海外贸熏蒸队又忙于上海港及邻近几省大批量的熏蒸处理任务,对我们需要小批量的熏蒸业务,有时就照顾不到,这样势必会影响本地区需要执行熏蒸处理的有关产品进出口任务。我们根据这一情况及客户的要求,在不影响开展本所业务工作的前提下,经所领导批准,从1985年初由植检科牵头开始承担了本地区所辖范围内,有关熏蒸处理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从开展工作3年来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根据各所不同情况,在不影响正常检疫业务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熏蒸处理技术服务工作,是符合“既把关、又服务”的检疫指导思想,为外贸快进、快出,赢得了时间,方便了客户,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1989年06期 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来危险性病害杂草给四川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陈永康;

    <正> 1.甘薯黑斑病 1937年由日本鹿几岛传入我国辽宁省,随着某些感了该病的甘薯品种推广而逐渐扩散至全国甘薯产区,不仅造成苗期烂床,窖藏期烂窖,而且牲畜吃了带病的薯块还会中毒死亡。仅1963年,我省因此病烂薯约6亿斤,占甘薯总产的10.8%,剑阁、广安、苍溪三县牲畜吃了病薯,有317头耕牛中毒,其中死亡166头,有102头生猪中毒,其中死亡64头。1974年全国统计,因此病危害烂掉甘薯200多亿斤。此病已遍及我省甘薯产

    1989年06期 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国外鸡蛋果新病毒病研究进展

    郑冠标;

    <正> 黄鸡蛋果(又名金鸡蛋果、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f.flavicarpa Deg.是近十多年来拉丁美洲(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等国)、亚洲(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台湾省、福建省等)及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迅速发展的水果作物之一。80年代初,在巴西Bahia州爆发了鸡蛋果木质病毒病后,巴西和秘鲁等国开展了鸡蛋果病毒病的系统调查。现在世界各栽培国的鸡蛋果病毒病以木质化病毒病及CMV引起的花叶病为主,且分布普遍。1986年巴西报道了属芜菁黄花叶病毒组的

    1989年06期 465-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栽培无病毒种苗,防止果树病毒病害扩展蔓延

    钱菊梅;

    <正> 人们谈起果树病害,就很自然想到苹果树腐烂病和烂果病、葡萄的白腐病和黑痘病、柑桔的溃疡病和疮痂病等等。然而近2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病原学研究的进展,病毒研究技术的提高以及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果树病害报道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对长期以来认识不清的异常现象,一些危害损失严重但无明显症状的现象相继找到了答案。这就是由病毒(包括病毒、类病毒、类立克次体或类细菌、类菌原体)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害

    1989年06期 468-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波同新一代的倒置式组织培养显微镜

    <正> 自1986年欧波同公司推出了新一代AXIO系列的正立式显微镜以来,在生物、医学以及地质、石油、金相等材料工的常规与科研工作中,都在世界各国普遍受到了好评,并且日益广泛采用。1988年又推荐了新一代的AXIOVERT系列倒置式组织培养显微镜。在AXIOVERT系列中,用于生物医学与农牧渔业方面的型号目前有: 1.AXIOVERT 10型:这是经济实用的常规型号; 2.AXIOVERT35型:配有使用135胶卷的单镜头反光式照像机;

    1989年06期 47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检疫》1989年 第三卷 总目录

    <正>~~

    1989年06期 475-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