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诗类;何献武;
<正> 基本情况温州动植物检疫所自1984年以来担负浙江的温州、台州、丽水3地市9县(市)对苏联、加拿大的柑桔出口检疫任务。在检疫中,我们感到有三大难处:一是苏方的要求逐年严格,由1984年应检对象1种增至为1988年的8种。加拿大贸易合同只要求检疫证书,但实际检疫同苏方要求;二是发运点多,力量牵制大。由1984年只有3个发运点猛增到39个;三是产区疫情复杂。8种应检对象就有4种
1990年04期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良力;
<正> 从1985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对柑桔、小麦、马铃薯、魔芋、花卉等植物的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普查和水稻制种基地的产地检疫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县这些植物的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的分布和发生情况,为正确签发检疫证书和审批调入植物手续提供了可靠依据,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效益。1.普查概况及结果1985年秋,我们对较为集中的柑桔园
1990年04期 24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燕萍;
<正> 对于混杂在输出、输入的种子、农产品中的杂草籽实,一是因多环节装运,在检验中,难以截获到形态特征完整的杂草籽实,二是籽实粒太小,凭外部形态特征鉴定带来一定困难。我们以广泛用于化工、医药、侦破、食品等领域中的裂解气相色谱法(简称PGC)作了些试验工作。
1990年04期 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金兰;蒋青;谭继清;
<正> 假高粱 Sorghum halepense(L.)Pers.是一种侵害性强的多年生根茎植物,现已传遍南亚、东南欧、全美洲及澳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杂草之一。国外对假高粱早有研究,特别是对它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防除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而我们借鉴国外的一些资料,结合生产的需要,从而在根茎繁殖、种子发芽率及其处理方面,在室内外进行了部分的试验研
1990年04期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淑琳;
<正> 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属南方菜豆花叶病毒组(Sobemovirusgroup),是种传率极高、抗逆性强和极易传播蔓延的病毒。至今,在我国未有自然发生的报道,为此应严防随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以及病毒资源的引入而传入我国。1.首报 1985年 Silva 等报道了藜属植物发生一种花叶病,对病原未作鉴定,Bennett 等(1961)在美国加州从墙生藜Chenopodium murale 表现花叶的病株分离
1990年04期 24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跃进;宋伟祖;卢中建;王希凡;沈辉;
<正> 环氧乙烷作为熏蒸剂,已广泛应用于圆筒仓循环熏蒸杀灭谷物中的害虫,以及动植物检疫中动植物产品的消毒灭菌处理。在熏蒸杀虫灭菌处理中,对熏蒸空间的毒气浓度变化和熏蒸后残留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为害人体健康的毒气浓度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测定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环氧乙烷的易燃易爆性,在使用中常和二氧化碳或有机卤素化合物如氟利昂等混
1990年04期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N.W.Schaad;祝晓勤;
<正> 很多植物细菌性病原都是种传的。因为侵染较早发生,且病原菌在田间分布较广,所以当病害由种子传播的时候,这些病原菌可导致严重损失。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细菌能够很快地传播,故少量的种传病菌亦可导致严重的病害流行,移栽的作物尤其是这样。在苗床上单株感病植物(如白菜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有潜力为侵染大量植物提供足够的病原菌。如果在移栽苗运出之前,
1990年04期 250-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argaret A.Roy;董才学;翁瑞泉;
<正> 全细胞脂肪酸色谱图用于细菌分类已有20多年了,并且在细菌鉴定方面显得日益重要。借助于气相色谱仪便可进行脂肪酸的分析。在标准条件下,分类群内细菌脂肪酸是稳定的、能繁殖的(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变,它们的标准色谱图也会有所变更)。尽管一些病原类群根据寄主范围划分为亚群,对于一个不管来自何地的所给的菌
1990年04期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R.Hill;C.J.Rigney;A.N.Sproul;刘兴;
<正> 澳大利亚东北部是昆士兰实蝇 Dacuetryoni(Froggatt)的原产地,地中海实蝇 Ceratitis capitata(Wiedemann)仅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发生,由此影响了该国桔子的出口。多年来一直用二溴乙烷熏蒸水果,作为主要的灭虫措施,但考虑到人类的健康,二溴乙烷已被许多国家禁止用于熏蒸桔子和其它水果。这就需要一个替
1990年04期 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艾德洪;
<正>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vzophilusKuschel 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成虫、幼虫都为害水稻。成虫为害叶片,幼虫为害稻根,由于根系被破坏,植株生长延迟,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水稻减产可达50%以上,是水稻生产的一大害虫。稻水象甲原产于美国东部,在北美洲
1990年04期 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天赏;
<正> 温州市自1981年发现并证实有柑桔黄龙病后,政府曾命令划定了疫区,经过7年8次普查和复查,确定病树20055株。截至1989年,包括边缘区受威胁的柑桔树(696株)在内,共挖除了17643株。1982年经浙江省划定瓯江以南6县为疫区,并提出“一年扑灭,二年扫尾”和“以挖为主、挖控结合”的防治策略。实践证明,要扑灭,就须彻底挖除,全面改种,
1990年04期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金兰;杨文彬;王仲符;
<正> 大豆疫病又名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 简称 PRR。或大豆茎疫病,为我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自1954年在美国的安大略州及俄亥俄州发现以来,其后在美国及世界的大豆栽培区有广泛地分布,而国内尚未发现。据资料报道,其病原、病名较混乱,由此造成寄主和分布也较繁杂。寄主有豆类、蔬菜、林木、果树和花卉等多达数10种,而实际
1990年04期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志麟;
<正> 一、前言1988年6月,我国首座钢架结构的高级楼宇——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发生钻蛀玻璃胶的危险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使大厦外墙外围银色高级玻璃面临掉落的危险,引起了国内外建筑专家的高度重视。9月,又在东莞市石排中坑藤厂发现此虫严重为害经济价值较高的进口藤料,使藤厂损失惨重。
1990年04期 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宏;
<正> 最近在英国的检疫、食品、博物馆和图书馆等部门开始使用一种称为拉锁式熏蒸系统(zip-up fumigation system)的装置。这套系统主要由塑料熏蒸袋和施药器组成。熏蒸袋是用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塑料制成,可折叠。袋底四周有一圈高气密性的拉锁。使用时将拉锁打开,把要熏蒸的物品放在袋底上,也可将汽车开到上面,拉上拉锁,用管子将熏蒸袋
1990年04期 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庭玉;
<正> 天牛类是松树常见害虫,除直接为害外,因其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日见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就我国为害松属Pinus 的6种天牛幼虫形态予以介绍,籍供识别参考。它们是:松墨天牛(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atus Hope、小灰长角天牛 Acanthocinus griseus(F.)、褐梗
1990年04期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Gerald N.Lanier;陈建东;
<正> 美洲榆树 Ulmus americana L.面临着两种致死性流行病的威胁,即榆枯萎病又称荷兰榆树病(DED)和榆黄化病(EY)。毫无疑问,榆枯萎病是所有树木病害中名声最坏,研究得比较细致的病害之一;榆黄化病也称榆韧皮部坏死病,除在美国中东部零星爆发外,其它地区很少发生。榆枯萎病流行后,残存的美洲榆成树和许多幼树常常能存活下来。在纽约中部地
1990年04期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遵雄;全尚雄;
<正>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 在日本,南朝鲜和朝鲜相继发生,并不断蔓延扩展。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朝鲜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边境线长1553 km,人员贸易往来频繁。这些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生蔓延,对我国水稻生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现将该虫在日本和朝鲜半岛发生分布和蔓延扩展情况报道如下。
1990年04期 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一户文彦;金田昌士;问才干;
<正> 有关鲜果的大害虫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桔小实蝇 Dacusdorsalis 等以前介绍的很多。这次介绍的是从进口植物中发现的、以前介绍较少的,或者说比较少见的实蝇种类,也是果实的重要害虫。这些实蝇的分布大多数与地中海实蝇和桔小实蝇等寄主植物的分布相同,而这些种类在植物防疫中原则上都是禁止进口的。因此,从进口货物中几乎未发现,而是从不知是禁品而带人的旅行者携带物品
1990年04期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克恭;严双全;
<正> 我院60年代前以繁育小麦、蔬菜、果树为主,兼种些豆类。50年代末发现菟丝子(Cuscuta sp.)为害豌豆。60年代以来豌豆地改种果树后再未发现其为害过任何作物。1988年我们在兼管全院植物检疫中,发现从外地移栽到我院的白菊花上有南方菟丝子 Cuscuta australis R.Br.的为害,虽为初发,也使10余株菊花生长低矮,不能开花,其中3株早死。
1990年04期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光华;
<正> 近年来,杭州所在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西班牙、联邦德国等地的香菇中,多次发现有土耳其扁谷盗 Cryptolestes turcicus 有的含虫量每公斤高达2500头。因此必须引起有出口香菇的口岸重视。
1990年04期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正;
<正> 有效的植物检疫工作,必须立足于科学的预见性,分析外来病虫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既要研究病虫害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也要研究外来病虫害的基础生态要求,任何危险病虫害一旦进入新区,其繁殖和发展既取决于新区与原产地生态条件的差异,也取决于外来有害生物的遗传可塑性,即对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各种有害生物对环境条件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有的可以广泛生存于世界
1990年04期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春林;张勇华;
<正> 烟草霜霉病 Peronospora tabacinaAdam,是我国重要对外植物检疫对象。50年代末欧洲严重发生烟草霜霉病以来,我国防止这一病害传入的主要措施,是禁止同欧洲国家之间烟叶贸易。为了详细了解欧洲烟草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1988年5月24日至8月24日,我们在希腊考察期间,重点查阅了1958~1988年《世界烟草科技大会通报》(以下简称Coresta Bull)约120期有关烟草霜霉病的资料。现结合考察实际,综述如下:
1990年04期 285-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禹安;
<正> 植物检疫本身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但是,通过国家授予的职能,对发展现代农业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价值,是远非经济阈值模式所能衡量的。立足四川实际,认真总结近年来植物检疫管理的实践,以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这是摆在全川植检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四川植物检疫管理基本格局的讨论”,作一抛砖引玉的论述。
1990年04期 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松林;赵宝庆;
<正> 亚太地区植保委员会第16届会议于1989年9月26~30日在南鲜朝汉城的水原地区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4个成员国(或地区),即澳大利亚、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亚、南朝鲜、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香港、澳门地区和越南。列席会议的观察员有中国、美国和日本3个国家。参
1990年04期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丽英;苗树元;
<正> 为推动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系统(北方片)档案工作会议于1990年3月15~19日在图们动植物检疫所召开。会议中,总所总农艺师陈仲梅、农业部档案处处长郝善洪等分别讲了话。会议主要内容:(1)讲授档案工作基础知识;(2)图们、营口、连云港等所介绍经验;(3)讨论总所拟
1990年04期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朋金和;
<正> 于1990年4月23~26日在安徽省和县召开。到会的有3省林业厅(局)及毗连地区有关地、市、县林业局负责人、森防检疫站站长及有关专家等,共50余人。会议交流了苏、浙、皖三省对松材线虫病的检疫防治工作情况,研讨了加强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的措施,成立了苏浙皖毗连地区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协调组及各级联防区协调组,讨论通过了《苏浙皖毗连地区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办
1990年04期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兴鉴;
<正> 遗传防治方法是害虫综合治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雄虫不育技术及狭义的遗传防治,前者系指辐射不育和化学不育;后者涉及杂交不育、细胞质不亲和性、染色体易位和生长改变等。由于二者都是利用害虫本身的生殖活动,其原理相同。因此,不少学者将它们归并于广义的遗传防治范畴中。遗传防治方法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关系成败的下列几个条件:
1990年04期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阮祥胜;孙龙芬;李德福;
<正> 福建是全国主要甘蔗产区之一。为提高产量,近几年曾多次从台湾省及菲律宾等地引进优良品种。怎样才能防止甘蔗危险性病虫害传入,又要加速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服务,我们的做法是内检、外检密切配合,加强试种监管,促进良种的引进推广工作。1.检疫基本情况 1986~1988年经我所检疫的大宗甘蔗种苗共5批,3685段。引进或携带的甘蔗繁殖材料,通常是
1990年04期 30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平;
<正> 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之所以被广大检疫人员所采纳,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实用性强。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同时发现产地检疫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在此,特提几点意见,供参考。1.认真填写产地检疫记录,绘制圃地简图。这一工作至关重要。对进行了产地检疫的圃地,要认真填写产地检疫记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绘制圃地简图,这样,一则检疫员签证时可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便于核查,二则调苗时可根据本记录认真核对,就地起苗,可最大限度避免育苗
1990年04期 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传娥;
<正> 柳州市植保植检站对混杂在农产品中假高粱的处理采取以下几点做法:1.对含有假高粱籽粒的农产品严禁作种用。2.对于混杂有假高粱的小麦首先经过2mm 筛层过筛,筛上物加工面粉,筛下物加工粉碎作饲料。面粉厂洗麦水过滤网目小于1mm,防止假高粱籽粒随污水传播。对于混杂有假高粱的黄豆先经过4mm
1990年04期 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翁志平;
<正> 如何研究生物种的地理分布和自然隔离,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利用和控制种的科学依据之一。那么,搞清楚所在区域仓库昆虫的种类分布及其在这个区域的组成结构即所谓“疫情”,了解其现状、掌握其动态、建立其分布危害梯度,为实施本口岸植物检疫和制订检疫措施提供一定依据。这是口岸检疫所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我所经过2年的努力,业已完成了宁波市仓虫种类及疫情的调查工作,并作了资料分析。借此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一些体
1990年04期 30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可辉;
<正> 1.必须加强对进口小麦原粮的检疫从近年进口不同种类粮食检疫情况来看,所有进口粮食都不同程度地发现害虫,尤其是在进口小麦中还多次检出对外检疫对象矮腥黑穗病、毒麦和假高粱,以及其他危险性病、虫、杂草。1988年,我们在“长白山”轮进口小麦中检出假高粱的同时,还发现有锈赤扁谷盗活虫,含量高达4头/kg。从进口小麦国家看,有的是小麦矮腥的疫区,有的是假高粱和毒麦的发生地,疫情比较复杂。如果把关不严,
1990年04期 305-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琼霞;
<正> 一、检疫情况1987~1988年底,福州口岸共进口小麦8船,计21万多吨,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在开展杂草检疫工作中,检出假高粱3个船次,出口国均为美国,其中一船同时检出毒麦;检出毒麦2个船次,另一船为沙特阿拉伯小麦。除上述检疫对象外还发现我国尚未记载的杂草如:东方贡林菜、挨节落、皱匕果芥、宾州蓼、毛田莨等10多种。特别是
1990年04期 306-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梁树成;
<正> 安徽省郎溪县从1987年开展了豚草的调查与防除工作。他们进行定期调查,了解豚草的分布,发现豚草大多是随交通工具传入。他们采取了分片包干,各负其责,调查与拔除工作同步进行的方法。对于密度高、面积大的地方使用30%草甘膦进行化学防除。1989年复查时,原发现的豚草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新的豚草落脚点又在增加,所以坚持不懈地开展调查和拔除工作仍然是必要的。
1990年04期 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儒;
<正>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和“四川植物检疫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在市(地、州)县要逐步建立健全植物检疫检验室的要求,我们对此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并已有不少地方正在积极筹备,有的已经建立并已开始进行检验工作。1.关于经费靠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筹集资金,(1)源山、泸州、达县三市、地、州,可在国家和地方投资修建环保、土肥、测
1990年04期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弘;邵佩泽;
<正> 磷化铝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熏蒸剂之一,特别是对于整船进口粮食的熏蒸,更显其重要性。但在使用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989年3月,益利轮装载经药袋表层熏蒸的美国小麦抵达连云港。其投药日期是2月19日,当时粮食温度高于15℃,航行中未开舱。3月29日开舱通气,3月31日接粮单位在过驳期间将磷化铝熏蒸药袋集中放在船上的理货间,未进行及地处理造成局部磷化
1990年04期 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金兰;
<正> 以下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目前分布未广的病虫害名录,其曾于1987年10月27~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粮农组织亚太植保委员会第15届会议上审查通过。
1990年04期 310-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国淦;
<正> 北京昆虫学会1990年应届改选成立新理事会,第一次全体新理事会认为,鉴于我国自从对外开放以来,外贸事业迅速发展,国际交往频繁,涉及植物检疫问题颇多,而检疫工作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北京市科研院校集中,检疫方面的会员日益增多等特点,为了有助于搞好植检工作,增设检疫昆虫学组,由姚文国任组长,徐国淦、金瑞华任副组长,挂
1990年04期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元恩;
<正> 早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便出现了“地理植物学”和“地理医学”的概念。“地理植物学”作为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不同地理纬度或海拔高度下植物分布的科学,所研究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大气压和电子密度。第一位应用“地理植物学”概念进行植物病害研究的科学家是由理查德(Reichert,1950)开始。威尔金(Weltzien)于1967年正式使用“地理植物病理学”(Geoplantpath-ology 或
1990年04期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春林;
<正> 由农业部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和浙江农业大学共同主持编写的《植物检疫学》一书已经完稿,近期将由农业出版社作为重点书籍以16开精装本正式出版。该书60万字左右,共分两篇。第一篇总论,包括植物检疫概述、植物检疫法规、检疫检验方法、检疫性害虫熏蒸灭除技术、检疫性病虫害基础知识,检疫性病虫标本的采
1990年04期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宗善;
<正>~~
1990年04期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由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编写的《中国植物检疫对象手册》是一本包括我国目前外检、内检、热作和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科技图书。该书介绍了各种检疫对象的中外文名称、寄主、分布、形态特征、传播途径、检疫措施和处理方法等。是目前我国现行检疫对
1990年04期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厚林;
<正> 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所长会议于1990年5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农业部刘江副部长、国务院口岸办唐筱光主任、国务院法制局徐玉麟司长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1988年所站长会以来动植物检疫工作情况和经验,讨论了《报检单位注册登记和报检员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旅客携带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规定》、《学习、宣传、贯彻检疫法计划和提纲》和《口岸动植物检疫系统“八五”发展规划提纲》等5个文
1990年04期 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 198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成立了口岸动植物检疫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在全系统申请的45项科技成果中评审出一、二、三等《口岸动植物检疫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包括《植物检疫》专业科技期刊在内的各授奖项目,已经总所批准,并在1990年5月22~26日召开的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所长会议期间正式颁奖。我刊有关
1990年04期 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植物检疫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几年来,检疫队伍中增加了一大批青年同志,他们积极工作在口岸检疫、内地检疫、林木检疫、热作检疫和检疫科研、教学工作岗位上,有的已成为检疫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为了充分地发挥青年植物检疫工作者的积极作用,中国植保学会植物检疫协会,决定在广大青年植物检疫工作者
1990年04期 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