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雷;张道环;李寒松;于立繁;王文相;叶正和;张爱芳;陈雨;高同春;
稻粒黑粉病(Rice kernel smut)是一种真菌病害。在离体条件下,采用孢子萌发测定法,测定了嘧菌酯、灭菌唑、拌种灵、多菌灵、咪酰胺和二硫氰基甲烷抑制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同时研究了药剂浸种处理对稻种的安全性以及浸种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嘧菌酯和二硫氰基甲烷对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较高,MIC为0.4μg/mL,多菌灵的抑制活性次之,MIC为0.8μg/mL,其他3种药剂的抑制活性不高,MIC均大于1.6μg/mL。种子安全性试验表明,嘧菌酯在2.0、4.0、8.0μg/mL和多菌灵在4.0、8.0、16.0μg/mL处理3d和7d后,稻种的萌芽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二硫氰基甲烷在4.0和8.0μg/mL处理下,所选稻种的萌芽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该药剂在浸种处理后会影响所选稻种的萌芽,但其在低剂量处理下对稻种的萌芽率影响较小。关于稻粒黑粉病浸种处理的合适农药剂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2年03期 v.2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明光;汪兴鉴;敖苏;韩玉春;刘福秀;徐卫;曾玲;
中国番木瓜出口蒸热杀虫处理研究,包括海南产日升番木瓜鲜果内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瓜实蝇(B.cucurbitae(Coquillett))的卵和不同龄期幼虫忍耐力比较试验,番木瓜小规模、大规模蒸热杀虫试验,以及蒸热处理对番木瓜品质的影响等。结果显示,番木瓜鲜果内2种实蝇的耐热力由强至弱的发育期依次为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卵;其中,橘小实蝇的耐热力大于瓜实蝇,以橘小实蝇3龄幼虫的耐热力最强;完全杀灭番木瓜鲜果内2种实蝇的卵和幼虫(死亡率100%)的蒸热处理条件是番木瓜在蒸热室相对湿度60%~70%、约经3~3.5 h果心温度缓慢升温至41℃时,使用饱和热蒸汽(相对湿度90%~95%)25 min内快速升温至47℃后水淋冷却至常温。国产番木瓜小规模、大规模蒸热杀虫处理进一步确认和验证,在上述蒸热处理条件下,鲜果内总计数量分别为10 000头和32 000头最具耐热力的供试橘小实蝇3龄幼虫全部被杀灭,超过美国采用的机率9(Probit 9)检疫安全水平(99.9968%死亡率),完全可确保检疫安全。同时,蒸热处理后第7天的番木瓜鲜果与对照鲜果品质(包括色泽、口感,以及还原糖、蔗糖、总糖、总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的比较测定数据表明,除维生素C的含量有微量损失外,基本可保持鲜果的品质不变。
2012年03期 v.2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朝哲;袁平;王桂江;周鄂飞;周国梁;陈志飞;顾敏;金翕;魏凌云;
利用XMG-35真空熏蒸库在11~21℃和减压条件下,选择不同压力和浓度梯度,对含有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幼虫的黑松(Pinus thunbergii)木段进行4h的溴甲烷熏蒸处理,投药后循环20min,将库内气压立即回升至95kPa。结果表明,松褐天牛幼虫的杀灭效果和环境温度、压力、投药剂量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低,对松褐天牛的杀灭效果越好;在相同条件下,保持30kPa状态20min再将气压缓慢回升至95kPa,对松褐天牛的杀灭效果介于常压熏蒸与减压后快速回压熏蒸之间。
2012年03期 v.2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骏;赵菊鹏;林莉;胡学难;梁帆;李波平;陆永跃;
为了寻求扶桑绵粉蚧有效除害处理方法,本文测定了γ-射线不同辐照剂量对该虫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各虫龄继续发育的比例明显降低;相同剂量水平下,各虫龄对辐照的耐受性随虫龄增大而增强,以3龄若虫和成虫的耐受性最强;大规模辐照测定表明,采用130Gy可有效阻止3龄若虫和雌成虫后代的发育繁殖。
2012年03期 v.2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殿轩;徐威;陈吉汉;
参照FAO推荐方法测定了磷化氢对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Badonnel))2个品系、嗜虫书虱(L.entomophila(Enderlein))3个品系和小眼书虱(L.paeta(Pearman))3个品系等共8个不同来源书虱的毒力和抗性系数Rf,测定了磷化氢浓度为2mg/mL条件下供试各书虱品系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析了其LC50值与KT50值的相关性。结果为:3种书虱的8个品系对磷化氢的抗性差异明显,高抗性的嗜虫书虱的磷化氢抗性比敏感的嗜卷书虱高1000倍以上,各品系书虱的KT50值与Rf值呈正相关,相应LC50值之对数与KT50值的对数呈直线相关。结果表明,磷化氢对书虱成虫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值可以用来判断书虱抗性大小,并可用于快速判断抗性以指导现场熏蒸。
2012年03期 v.2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尉吉乾;王道泽;王国荣;张莉丽;莫建初;
通过测定不同色彩和改装的飞虫诱捕器对斑潜蝇的田间引诱效果,以实现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在供试的6种诱虫板中,黄色板对斑潜蝇成虫的引诱力最强,紫色板和蓝色板对斑潜蝇成虫也有一定的引诱力,但比黄色板明显要差。在供试的8种双色诱虫板中,黄色+紫色板对斑潜蝇成虫的引诱性最好。黄色+蓝色板对斑潜蝇成虫也具有较强的引诱性,且与黄色+紫色板相比,其引诱力无显著差异。改装后的风吸式诱捕器安装在垄间与作物苗尖齐平的高处时,能显著提高诱捕器对斑潜蝇成虫的诱杀效果。
2012年03期 v.2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毛红彦;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12种杀虫剂对南瓜实蝇蛹的毒力和二元混剂的共毒系数。供试杀虫剂对南瓜实蝇蛹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毒死蜱>喹硫磷>氯唑磷>甲基异硫磷>辛硫磷>敌敌畏。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敌百虫、丁硫克百威、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对南瓜实蝇蛹的药效较差。敌百虫和辛硫磷(1:9)对南瓜实蝇蛹的LC50为96.2879mg/L,辛硫磷和毒死蜱(9:1)的共毒系数为590.77。
2012年03期 v.26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冯黎霞;钟国强;张洪玲;张志红;
<正>2012年2月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意大利和丹麦进境的2批菠菜种子中检疫截获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Sobemovirus,SoMV)。这是近几年来我国首次截获该病毒。DAS-ELISA和免疫捕捉RT-PCR检测结果均证实这2批样品感染有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藜草花叶病毒(SoMV)。
2012年03期 v.2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益燕;曹娟;李新芳;吴海荣;冯黎霞;
<正>2011年12月15日,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来自美国的569 t小麦实施现场查验,现场截获大量杂草种子。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鉴定复核,确认截获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杂草4种——北美苍耳(Xanthium Chinese Mill)、假苍耳(Iva xanthifolia Nutt)、毒莴苣(Lactuca serriola L.)和法国
2012年03期 v.26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新芳;黄益燕;曹娟;
<正>2011年3月,植检专业人员在对滘口口岸进境的日本鸡爪槭树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树干有受害症状,经剖木检查,发现活体天牛幼虫。佛山局植检实验室经过为期2个月的培养,羽化出1头成虫,该成虫经广东局技术中心梁帆研究员鉴定,确认为杨绿天牛(Chelidonium quadricolle Bates),该虫为全国口岸首次
2012年03期 v.26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红霞;田明;邓雪华;王赟彬;梁帆;胡学难;
<正>2012年1月6日,广东东莞局对从多哥进境的原木施检时发现一种软体动物蜗牛。经东莞局技术中心鉴定,并经广东局技术中心复核,确定结果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ch)。这是东莞口岸首次从进境的原木中截获到该有害生物。为防止疫情传入,东莞局及时对该批原木实施了熏蒸处理。
2012年03期 v.2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加凤;吴品珊;张祥林;黄国明;刘鹏;廖芳;
从法国进境向日葵种子中分离到3株疑似向日葵黑茎病的菌株,对所有菌株进行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分子序列比对分析。分离菌菌落乳白色或象牙色至灰白色,有大量黑褐色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内含无色单胞、卵圆形分生孢子,有明显或不明显油球;针刺接种4片真叶向日葵幼苗的下胚轴,7~9d后茎部产生典型黑茎病黑色椭圆形病斑,病斑上着生黑色分生孢子器;菌丝DNA用ActF1/R1和ITS1/ITS4扩增,序列与NCBI基因库中P.macdonaldii序列相似性为98%~100%。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性检测结果显示,截获的3株菌均为向日葵黑茎病菌。
2012年03期 v.2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和仁;蔡英才;
<正>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1年12月19日对印度进境的仙娜叶(番泻叶)(260包,26t)实施检疫,检获2种杂草,经本局植检实验室初步鉴定后,送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复核鉴定,确定其中1种为进境植物危险性杂草——美洲蒺藜草(Cenchrus ciliaris L.),属汕头口岸首次截获,另一种为国家进境
2012年03期 v.26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粟智平;张静;黄迎波;李桂芬;耿金培;朱水芳;
李痘病毒(Plum pox virus,PPV)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根据PPV中CP基因(coat protein gene)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条PCR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半巢式-RT-RealtimePCR检测PPV的方法。该方法有机地结合了巢式PCR和实时荧光PCR技术;3条引物形成的2套PCR体系相互验证,有效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荧光探针有效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快速,检出低限可达37fg/μL植物总RNA。
2012年03期 v.2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斯竹;安榆林;徐梅;杨晓军;常虹;嵇保中;
本文首次采用磁珠DNA提取法对多年保存的昆虫标本DNA进行微量提取。通过对实验结果和所测基因片段进行分析,发现磁珠DNA提取法对于多年保存,DNA微量且已出现断裂的标本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完全满足后续实验需要。
2012年03期 v.2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曾思海;陈劲松;
通过采用显微镜镜检观察,结合常规的蚧壳虫永久性玻片制作方法,在制作技法上进行整合和改进,避免了蚧壳虫的丢失,缩短了制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2年03期 v.26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俊韬;吴佳教;李志红;
斑潜蝇隶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斑潜蝇属(Liriomyza),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果蔬贸易的快速发展,斑潜蝇类害虫传入大陆地区的风险明显增加,植物检疫部门急需该类害虫的快速鉴定技术和方法。本研究针对我国进境检疫性害虫三叶草斑潜蝇(L.trifolii),在检测和检索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基因序列并与其近缘种美洲斑潜蝇(L.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相同基因序列比对的基础上,设计并筛选了其种类识别特异引物,初步实现了三叶草斑潜蝇的快速鉴定。
2012年03期 v.2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宇;肖枢;蒋小龙;周力兵;邓裕亮;刘忠善;
本文整理了东南亚有分布的寡鬃实蝇属实蝇共48种,分属5亚属,包括其中文名称、学名和地理分布,对无中文名称的32种实蝇给予了中文命名,编制该48种实蝇检索表。并对云南边境诱捕获得的2种寡鬃实蝇进行描述和提供特征图。
2012年03期 v.26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建锋;王江岭;王金成;
根结线虫是十分重要的植物内寄生线虫,但种类鉴定十分困难,分类状况也较混乱。该文提出了口岸检疫根结线虫所遇到的难题,列出了40种在我国曾有报道的根结线虫,对根结线虫非中国种问题进行初探并提出建议。
2012年03期 v.2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王福祥;冯晓东;熊红利;项宇;刘慧;李潇楠;朱莉;
本文系统总结了农业植物检疫"十一五"期间在法制建设、检疫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应对相关突发事件、国外引种管理和国际植物检疫合作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植物检疫工作在依法检疫、属地责任、科学防控、部门配合、加强管理、疫情监测、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基本经验。
2012年03期 v.26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新涛;林乃铨;
外来有害生物能够严重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目的是制定积极主动的外来有害生物防治策略,本文从入侵途径、传播扩散以及经济影响等风险分析的主要评估对象阐述国内外关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以及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2012年03期 v.26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卢厚林;李今中;蒲民;黄亚军;王益愚;陈克;宋菁;黄静;白松;邱国强;周明华;黄法余;魏迪功;李树庆;
本文结合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的特点,分析了进出境植物检疫疫情截获影响因素,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及专家评判法制定出疫情截获评价指标,并使用专家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进出境植物疫情截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12年03期 v.26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蒋国辉;
本文指出了进出境植物检疫行政执法存在执法依据梳理不完善,依法施检能力较弱,自由裁量权难以监督及执法权限不明等问题,深入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2012年03期 v.26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飞;周明华;孙佳佳;顾忠盈;
本文概述了2005~2011年我国进口木材情况,总结了我国进口木材携带有害生物概况,并根据截获有害生物类型、地区、频次、重要性等因素开展了疫情分析,同时对如何加强我国进口木材检疫进行了讨论,以期对我国今后进口木材的检验检疫工作提供有用参考。
2012年03期 v.26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肖枢;吴贵宏;龙荣;丁元明;寸东义;李生贵;焦小品;李天会;
简述了在缅甸东北部监测发现的5种检疫性实蝇——泰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 thailandica Drew & Hancock)、越南实蝇(Bactrocera(B.)yoshimotoi(Hardy)、黑颜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 diaphora(Hendel))、黑颜面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 vultus(Hardy))和瓜棍腹实蝇(Dacus(Callantra) longicornis(Wiedemann))的形态特征,并附鉴别特征图,为口岸检疫提供帮助。
2012年03期 v.26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照文;刘荣海;童明龙;孙晶晶;闫正跃;
通过对国家质检总局违规信息平台出境货物木质包装违规情况数据的分析,对我国出境货物木质包装因违规而通报的国家有37个,木质包装违规通报频次为2 255次。美国通报我国违规情况的频次最多,达857次,占总违规频次的38.0%;其次是欧盟成员国,达630次,占总违规频次的27.9%;再次是加拿大,达293次,占总违规频次的13.0%。违规的主要类别是携带疫情和IPPC标识不合格,分别占违规问题的36.5%与43.0%。国外对违规木质包装的处理措施主要是退运、销毁或检疫处理合格后放行,分别占处理措施的34.9%、36.1%、9.6%;采取措施最严厉的国家是加拿大与美国,退运比例分别占各自处理措施的97.6%、54.8%。
2012年03期 v.2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伟锋;邓琼;邹建平;余道坚;
烟叶是一类高货值的大宗农产品,具有重要的检疫意义。近年,我国进口烟叶的数量逐年增长,进口来源地不同,烟叶检疫和监管也有新的变化。本文对深圳口岸进口烟叶检疫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加强和完善进口烟叶现场检疫和后续监管提供参考。
2012年03期 v.26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